蹦闆不公平對商家有咩影響?全面剖析平台爭議同應對策略
咩係「蹦闆不公平」現象?
近排網上成日見到「蹦闆不公平」嘅討論,究竟咩料?簡單嚟講,「蹦闆」係指一啲大型電商平台(例如內地嘅拼多多、淘寶,或者香港嘅HKTVmall等),而「不公平」就係指呢啲平台對商家嘅一啊唔合理政策同待遇。
作為商家,你可能會有咁嘅疑問: 「明明係我哋啲貨,點解平台可以話改規則就改規則?」 或者 「點解成日都係平台話晒事,我哋連申訴嘅機會都冇?」 呢啲就係典型嘅「蹦闆不公平」現象。今日就等我同大家深入剖析下呢個問題,等各位商家知己知彼,唔好做咗「水魚」都唔知!
蹦闆常見嘅5大不公平操作
1. 佣金抽成話加就加
最令商家頭痛嘅,莫過於平台突然加佣金!好多時平台會喺旺季前(例如雙11、聖誕節)突然通知佣金調整,由原本5%一下子跳到15%,商家根本冇say no嘅權利。你唔同意?咁你個舖頭就會被降權,甚至被強制下架!
真實案例 :有賣家同我講,佢哋做咗某平台3年,佣金由最初3%一路加到而家12%,利潤越嚟越薄,但根本冇得反抗。「成日話優惠商家,實際上係優惠平台自己囉!」呢位賣家咁樣形容。
2. 廣告競價變相勒索
「想多人見到你啲貨?比多啲廣告費啦!」呢個已經成為平台嘅潛規則。有商家發現,就算你產品質量好、評價高,如果唔持續投放廣告,銷量就會暴跌。更離譜嘅係,有平台會暗中調高廣告競價,逼商家不斷加碼。
數據話你知 :據非正式統計,超過60%商家表示廣告支出佔總成本比例由初期10-15%上升到而家30-40%,成為經營最大負擔。
3. 退款政策極度偏幫買家
「無理退貨」已經成為商家嘅噩夢!好多平台實施「無條件退貨」政策,買家可以唔使任何理由就退貨,而運費同貨品損耗往往要商家食晒。更慘嘅係,就算退返嚟嘅貨已經用過、整壞咗,平台都照樣強制退款!
商家心聲 :「試過有個客買對波鞋,著咗成個月話唔舒服要退,退返嚟對鞋已經穿晒窿,但平台都照退全數,仲要扣我服務分!」一位體育用品店主咁樣抱怨。
4. 評分系統設計缺陷
平台嘅評分系統表面公平,實際上充滿陷阱!例如: - 買家畀1星評價後,商家要至少50個5星評價先可以拉返高個分 - 物流慢會扣商家分,但實際上係平台合作嘅物流公司問題 - 評價一旦上載就無法修改,就算後來買家承認係誤會都冇用
後果嚴重 :評分跌到某個水平,店舖會被降權,甚至被隱藏搜索結果,等於被判死刑!
5. 霸王條款隨意改
最令人氣憤嘅係,平台可以隨時單方面修改合作條款,而商家只能被迫接受。常見情況包括: - 突然更改結算周期,由T+7變T+30 - 無預警下架某類商品,唔畀任何解釋 - 強制參加促銷活動,成本卻要商家承擔
法律觀點 :有律師指出,呢類條款可能違反《不合情理合約條例》,但中小商家往往冇資源同大平台打官司。
不公平操作對商家嘅具體影響
財務壓力倍增
首當其衝當然係錢銀問題!佣金、廣告費、無理退貨等成本不斷上升,但售價卻因為平台比價功能而難以提高,直接壓縮利潤空間。好多商家反映,而家做電商根本係「賺咗流水,冇賺到錢」。
真實數字 :有調查顯示,超過40%中小商家表示平台抽成已經佔總收入20%以上,令經營變得不可持續。
品牌價值受損
長期受制於平台,商家好難建立自己嘅品牌價值: - 消費者只會記住平台,唔會記住你個品牌 - 平台規則限制咗你同客戶直接溝通嘅機會 - 價格戰環境下,品質同服務變得次要
專家意見 :品牌營銷顧問指出,「如果商家長期依賴單一平台,最終會淪為平台嘅『代工廠』,失去議價能力同市場定位。」
經營風險提高
由於平台隨時可以更改規則甚至封舖,商家嘅經營風險大增: - 庫存規劃變得困難 - 難以制定長期營銷策略 - 員工士氣受影響
慘痛教訓 :有食品商家分享,佢哋為平台大促預備咗大量貨品,點知活動前兩日平台突然改規則,令預期銷量大減,最終造成嚴重虧損。
創新能力受限
平台嘅標準化要求實際上扼殺咗商家嘅創新空間: - 產品描述同圖片必須跟足平台格式 - 獨特功能難以喺有限版面展示 - 個性化服務無法實現
創業者心聲 :「我想試吓新嘅產品展示方式,但平台唔支援,搞到最後大家都係用同一套模板,完全冇特色可言。」一位年輕創業者咁樣講。
精明商家嘅應對策略
面對不公平情況,唔通只能坐以待斃?當然唔係!以下係一啲實用對策:
1. 分散風險:多平台經營
雞蛋唔好放晒同一個籃度!建議同時喺不同平台上線,例如: - 大型綜合平台(如淘寶、HKTVmall) - 垂直領域平台(如專門賣手作、寵物用品嘅平台) - 自家官網或社交媒體銷售
成功例子 :有服裝店主分享,佢哋將生意分散到3個平台同自家網站後,單一平台政策變動對整體生意影響大減。
2. 建立私域流量
想擺脫平台控制,就要累積自己嘅客戶群: - 喺包裹內放入聯絡卡片 - 經營社交媒體專頁 - 建立會員制度 - 定期發送電子報
有效方法 :提供平台以外嘅獨家優惠,吸引客戶直接同你交易。
3. 強化品牌辨識度
等客戶記住你,而唔係平台: - 統一包裝設計 - 提供獨特嘅開箱體驗 - 建立鮮明嘅品牌形象 - 分享品牌故事
創意示範 :有商家喺每張發票上手寫感謝卡,成功提高客戶回頭率。
4. 了解遊戲規則
要對抗不公平,先要徹底了解規則: - 仔細閱讀平台最新條款 - 參加平台舉辦嘅商家培訓 - 同其他商家交流情報 - 記錄所有不公平待遇作證據
維權貼士 :遇到問題時,用平台自己嘅規則嚟反駁往往最有效。
5. 考慮法律途徑
如果損失慘重,可以考慮: - 向消委會投訴 - 尋求法律意見 - 聯合其他商家集體談判
重要提醒 :保留所有溝通記錄同交易數據,作為將來可能需用嘅證據。
未來展望:商家與平台嘅關係會點發展?
隨着「蹦闆不公平」問題日益受到關注,預計未來會有以下趨勢:
監管力度加強
各地政府開始關注平台經濟嘅壟斷問題: - 內地已出台《電子商務法》 - 歐盟加強規管科技巨頭 - 香港消委會亦加強監察
新興平台崛起
針對現有平台嘅問題,新平台會提供: - 更低佣金 - 更公平嘅評分系統 - 更多商家自主權
商家覺醒
越來越多商家會: - 減少對單一平台依賴 - 重視直接客戶關係 - 組建商家聯盟爭取權益
結語:認清現實,靈活應變
講到尾,「蹦闆不公平」現象短期內難以完全解決,但商家亦唔使過分悲觀。關鍵在於認清平台生意嘅本質—佢只係你嘅銷售渠道之一,而唔應該係全部。
聰明嘅商家會學會喺平台規則下游刃有餘,同時積極發展自己嘅獨立客戶群同品牌價值。記住,而家嘅困境可能正係你轉型升級嘅契機!
最後送大家一句:「唔好將生意嘅主導權完全交俾人,自己嘅命運要掌握返喺自己手中!」希望各位商家都能喺逆境中找到新出路,創造更健康持久嘅生意模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