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着互聯網的普及,香港的電子競技行業自2010年以來發展迅速,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。香港知名電競選手劉偉健(Toyz)於2012年代表台北暗殺星隊贏得《英雄聯盟》S2世界錦標賽冠軍,從此被視為將電競作為正當職業及體育項目的代表人物。2017年,香港政府在財政預算案中認定電競為一個有潛力的新興產業,著手將其產業化。
數碼港於2017年12月向政府提交了一份報告,提出四項電競推廣策略:加強活動推廣、支援遊戲產業、培訓電競人才及將電競塑造成一項主流運動。到了2021年,電競首次進入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通識教育題目中,進一步證明其社會認可度逐漸提升。
同年,教育局與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聯合推出電競科技課程,為中四、中五學生提供學習機會。該課程涵蓋電競行業的各類知識,包括賽事管理和技術應用,目標是培育未來的行業人才。
電競市場在全球的規模持續擴大。2022年的市場收入預計達到13.84億美元,其中中國市場佔有重要份額。贊助是主要收入來源,佔整體收入的60%。隨着更多資金的投入,電競的未來機遇無窮。儘管如此,香港的電競投注市場仍未健全。
分享三個電競成功故事
-
劉偉健的成名路 :劉偉健是一位在香港土生土長的電競選手,他憑藉過人的遊戲技巧和堅持不懈的努力,奪得《英雄聯盟》S2冠軍,成為香港電競的標誌。
-
香港電競隊伍UTD成名 :一支年輕人組成的隊伍在國際賽事上嶄露頭角,憑藉不懈的訓練和出色的戰術技巧,一躍成為亞洲知名的電競隊伍。
-
電競培訓學院的崛起 :Nexten Academy開創電競相關培訓課程,推動了香港電競教育的普及,成功吸引大批年輕人進入電競行業。
隨着技術的進一步進步,我們有理由相信香港電競乃及其未來的成長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