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賭場嘅歷史係點?一文睇晒賭博業嘅前世今生
一、開埠初期:賭風盛行嘅混亂年代
講起香港賭場歷史,真係要由1841年英國人初初嚟到香港講起。嗰陣時香港仲係個小漁村,但因為開埠同埋自由港政策,好快就吸引咗大批華人同外國商人嚟搵食。賭博呢家嘢,其實自古以來都係華人社會嘅傳統娛樂之一,所以好自然咁跟住移民潮一齊入咗香港。
「當時嘅賭檔成行成市,尤其係上環同西環一帶,簡直係賭徒嘅天堂!」
1844年,香港政府曾經試過立法禁止賭博,但係效果麻麻。原因好簡單:一來執法人手不足,二來市民需求太大。就好似而家掃黃咁,你掃完呢頭,嗰頭又開返。於是乎,1867年香港政府做咗個大膽決定—— 將賭博合法化 ,仲要係由政府發牌經營!呢個就係歷史上有名嘅「 開賭徵稅 」政策。
當時政府仲搞咗個「 賭餉 」制度,簡單啲講就係將賭場專營權公開招標,價高者得。最高峰時期,香港有成十二間持牌賭場,主要集中喺中環、上環呢啲商業區附近。政府就係靠收賭餉嚟幫補庫房,呢招真係諗得絕!
二、20世紀初:禁賭運動與社會轉變
不過好景不常,19世紀末開始,社會上反對賭博嘅聲音越嚟越大。一啲基督教團體同埋社會改革者認為賭博敗壞社會風氣,引致犯罪率上升。最經典嘅案例就係1906年嘅「 全港禁賭請願 」,有成過萬市民簽名支持!
「當時《華字日報》仲出咗篇評論話:『賭之害人,甚於鴉片』,可見社會對賭博幾咁反感。」
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後,新成立嘅廣東政府實施禁賭,對香港造成好大壓力。加上當時香港經濟開始轉型,政府收入唔再咁依賴賭稅。終於喺 1914年 ,香港政府決定全面禁止賭博,所有持牌賭場都要執笠。
但係你知啦, 賭博呢家嘢禁極都有 。合法賭場冇咗,地下賭檔即刻蓬勃發展。特別係二戰後,香港人口暴增,加上經濟困難,好多人想靠賭博發達,令非法賭博問題更加嚴重。
三、1960-1990年代:賽馬與六合彩成為合法出路
雖然一般賭場唔俾開,但香港政府都好識做,提供咗一啲「 合法替代品 」畀市民過下手癮。最成功嘅例子當然係:
-
賽馬 :香港賽馬會早喺1884年就成立,初期真係純粹跑馬。但後嚟引入 賭馬 機制,成為香港最大型嘅合法賭博活動。馬會仲會將部分收益撥捐慈善,實行「 賭得健康啲 」嘅策略。
-
六合彩 :1976年推出,初期每星期開一次獎,而家加到每星期三次。簡單易玩,獎金又可觀,成為唔少市民嘅「 發達夢 」寄托。
「講真,而家仲有邊個未聽過『六合彩』同『3T』?仲要個個阿婆阿伯都識講『冧把』!」
呢段時期,澳門賭業開始急速發展,尤其係何鴻燊嘅 澳娛 壟斷澳門賭牌後,香港人想賭大啲嘅就會過大海。香港政府就採取「 隻眼開隻眼閉 」嘅態度,變相將賭博需求引流去澳門。
四、1997回歸後:非法賭場與網上賭博新挑戰
回歸之後,香港賭博法律基本上冇大變動,但社會環境就出現咗幾個新趨勢:
-
非法賭檔高科技化 :以前可能係街邊開檔玩魚蝦蟹,而家就轉戰工廈單位,仲要用埋閉路電視同電腦系統,專業過好多正經公司!
-
網上賭博興起 :後生一代唔少人鍾意上網賭,尤其係賭波同賭撲克。 「而家後生仔女一部手機就可以落注,邊使去澳門咁麻煩?」
-
澳門競爭白熱化 :2002年澳門賭權開放,拉斯維加斯式嘅大型賭場度假村越開越多,直接搶走香港賭客。根據統計,而家每年有過千萬香港人次去澳門賭錢。
-
戒賭服務需求增 :隨著問題賭徒個案上升,政府同社福機構加強咗戒賭服務,例如設立志願機構「 東華三院平和坊 」同埋「 明愛展晴中心 」等。
五、現況分析:合法與非法之間嘅灰色地帶
時至今日,香港賭博法律仍然好嚴格,原則上除咗馬會提供嘅賭博活動外,其他都係非法。但實際上,香港賭博活動可以分為幾個層次:
| 類型 | 例子 | 法律地位 | 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 | 政府批准 | 賽馬、六合彩、足球博彩 | 完全合法 | | 社交賭博 | 過年打麻雀、朋友間賭波 | 有限度合法 | | 跨境賭博 | 去澳門賭場、網上賭外國場 | 香港法律管唔到 | | 本地非法賭博 | 地下賭檔、外圍馬 | 違法,會被捕 |
特別值得一提係 打麻雀 ,雖然理論上算係賭博,但只要唔係用嚟牟利,一般警方都唔會主動掃蕩。 「過年同親戚打吓麻雀,唔通都拉咩?」 呢種「 中國特色執法彈性 」真係好有趣。
六、賭博文化點解在香港根深柢固?
點解香港人咁鍾意賭?背後有幾個深層原因:
-
歷史遺產 :開埠初期已經賭風盛行,形成咗一種「 賭博常態化 」嘅社會氛圍。
-
華人傳統 :賭博喺中國文化入面有悠久歷史,由古代嘅「 葉子戲 」到近代嘅麻雀,都反映華人對博弈遊戲嘅偏愛。
-
經濟壓力 :香港樓價高、生活壓力大,好多人將賭博視為「 快速致富 」嘅途徑,尤其係基層市民。
-
娛樂選擇少 :相比其他國際大都會,香港夜生活選擇其實唔算多,賭博就成為唔少人嘅消遣方式。
「有學者做過研究,話香港人賭博唔單止為錢,仲為咗果種刺激感同埋社交功能,真係幾有道理!」
七、賭博對香港社會嘅深遠影響
賭博業對香港影響真係好深遠,好壞參半:
正面影響 : - 馬會每年貢獻巨額稅收,2022/23年度就交咗超過250億稅款 - 推動慈善事業,好多醫院、學校都係靠馬會捐款起 - 創造就業機會,單係馬會就聘請過萬員工
負面影響 : - 問題賭徒導致家庭破裂、債務問題 - 助長貪腐同有組織犯罪 - 扭曲年輕人價值觀,以為可以「 不勞而獲 」
八、未來展望:香港賭博業會點發展?
展望未來,香港賭博業可能會出現以下幾個趨勢:
-
網上化 :馬會已經大力發展手機投注,未來可能會推出更多網上賭博產品。
-
融合娛樂 :參考拉斯維加斯模式,將賭博同娛樂、餐飲、表演結合,降低「 硬銷賭博 」嘅感覺。
-
加強監管 :尤其係針對網上賭博同跨境資金流動,防止洗黑錢。
-
戒賭服務擴展 :隨著社會關注問題賭徒,相關輔導服務會更加普及。
不過,短期內香港政府應該都唔會考慮開返賭場,因為: - 社會共識仍然反對 - 要顧及澳門利益 - 擔心影響香港國際形象
「有議員曾經建議香港開賭場刺激經濟,但即刻俾人鬧到飛起,可見社會對呢個議題幾敏感!」
結語:賭博與香港,一段剪不斷理還亂嘅關係
講到尾,香港賭博歷史反映咗呢個城市嘅矛盾性格:一方面推崇勤力務實,另一方面又抵擋唔住「 快錢 」誘惑。由開埠初期嘅混亂,到今日嘅有限度合法化,香港社會對賭博嘅態度始終搖擺不定。
賭博 ,對香港人嚟講,已經唔單止係一種娛樂,更加係一種文化現象、一種經濟活動,甚至係一種身份認同。無論你支持定反對,都不得不承認,賭博已經成為香港歷史同文化中不可分割嘅一部分。
下次當你見到茶餐廳阿姐研究馬經,或者聽到同事講「聽日去澳門搏殺」嘅時候,不妨諗下背後嗰段超過180年嘅香港賭場史。呢段歷史話畀我哋知:賭博呢家嘢,真係「 易請難送 」啊!